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八位专任教师应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主办方邀请,于9月17日至21日期间,赴港参加香港国际珠宝首饰展,并进行产业前沿观察与市场调研。
参加本次香港国际珠宝首饰展,这是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教师的首次集体参展活动,标志着华商珠宝学院国际化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作为全球珠宝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本届珠宝首饰展览会采用创新的“两地六展”模式,汇聚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家参展商,吸引了约8万名专业买家参与。

图1 参加珠宝学院香港珠宝首饰展览会部分教师
华商珠宝学院教师作品在展会闪亮登场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仵孟超大师、陈明建大师以及曹旭峰老师的作品也在本次展会中精彩亮相,展现了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的精湛工艺与创新设计能力。

图2 华商珠宝学院教师在本院展台前合影
华商珠宝学院大师工作室的仵孟超大师,充分利用独山玉独特的色彩和纹理,展现了其高超的俏色巧雕技艺。方寸之间的玉牌上,山水意境幽远,细节处理一丝不苟,体现了玉雕艺术的精湛与深邃。
陈明建大师的水晶镶嵌雕刻作品将水晶的纯净与镶嵌工艺的精巧相结合,创造出既庄严又充满艺术感的佛头形象,展现了传统题材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
工艺新秀曹旭峰老师作品《蟠魑》 以岫岩玉和925银为材质,作品左右两只蟠螭相对称,尾巴钩嵌在玉器上,生动别致。同时加入了岫玉制的璎珞元素,更添吉祥富贵之意,象征了中华古代的文化内核。







组图3 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部分教师参展作品
展会现场盛况空前 他山之石扩展视野
本届展会首次采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双场馆联动模式。亚博馆聚焦珠宝原石展示,会议展览中心则侧重成品设计,此种专业化分区模式有效提升了观展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理性化特征。参展商普遍反映,买家决策更加审慎,对宝石的品质要求更为严格,“稀缺性”与“性价比”成为高频关键词。这一趋势反映出全球珠宝市场正在从感性消费向理性投资转变。


组图4 香港国际珠宝首饰展展会现场
材料创新表现突出
本届展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培育钻石和钛金珠宝的突出表现。展会设立了两个培育钻石专区,以往仅见于高级珠宝的大颗粒钻石套链因培育钻石的普及而更加亲民。钛金珠宝则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创新的造型设计,为珠宝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组图5 展会上的新型材料作品展示
以展促教,以展促学
本次香港国际珠宝展不仅展示了各种珠宝的原材料和成品,还包括高级定制珠宝、设计师品牌以及珠宝鉴别仪器和技术等。这一国际化的平台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与业界交流、展示教学成果的宝贵机会。





组图6 香港国际珠宝首饰展展会现场
参展期间,珠宝学院教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专家、设计师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工艺技术。通过参与本次展会,珠宝学院教师团队得以零距离洞察全球珠宝市场的最新动态、前沿设计思潮与未来发展趋势。这些一线观察资料将成为我院珠宝鉴定与营销、珠宝设计、时尚传播等多门专业课程内容更新迭代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依据。在展会中,市场对宝石品质的要求日益精细化与综合化,这不仅体现在颜色、净度等传统指标上,更延伸至产地伦理、可持续开采及可追溯性等新兴维度。这一趋势提示我们,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宝石综合品质评价能力的系统培养,使其能够从商业、美学、技术及伦理等多重视角全面把握宝石价值。
同时,独立设计师展区所呈现的个性化表达与跨文化融合,也为珠宝设计教学带来深刻启发。如何引导学生平衡创意与商业、传统与创新,并在全球化语境中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将成为设计课程优化的重点方向。
结语
香港国际珠宝展作为全球珠宝行业的重要风向标,其展现出的市场理性化、品质导向化和材料多元化趋势,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将继续保持与行业的紧密联系,通过将一线市场动态融入教学内容,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撰文:张嘉楠 郝琦睿
摄影:张嘉楠 赵欣然
编辑:周捷航 何峰
初审:李苗
终审:朱晓红